住宿业服务提升需要各方携手促进 ——2025“住宿服务提升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住宿业服务提升需要各方携手促进
——2025“住宿服务提升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3月3日下午,由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组织,陕西省旅游协会支持的2025“住宿服务提升年”座谈会在西安唐城宾馆召开,省市关联住宿业的旅游、饭店、住宿、民宿行业协会负责人及酒店业代表齐聚一堂,针对住宿业现状、问题和需求,探讨了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提出了文化挖潜、技术赋能、多元营销、品牌联动、人才引领、技能加持、标准管理、规范服务、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创新经营、彰显特色,总体推动住宿服务品牌化、多样化提升等措施,并达成诸多共识。
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长兼陕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王晓民主持座谈会,介绍了本次座谈会召开的背景和议题。他指出,西北旅游协作区由陕甘宁青新等省份旅游部门联合成立,至今已有40年。今年第34届区域协作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担任轮值主席,将在青海省组织召开协作区会议。自2018年文旅融合以来,西北旅游协作区每年设定主题推进文旅协作,今年的主题是“丝绸之路•中国西北——2025住宿服务提升年”。 1月17日,协作区已正式发布了2025年西北旅游热词“宿”,之后还将围绕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希望通过这一主题的互动促进,推动区域住宿业管理、服务、品牌的总体提升,更好地满足游客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聆听行业声音,探讨提升饭店环境、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落地措施,了解和思考各协会在指导住宿业服务提升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住宿行业交流和跨行政区域合作。
陕西省旅游住宿业协会会长周勇认为,开展“住宿服务提升年”主题活动,是推动住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行业内各方应积极参与。陕西省旅游住宿业协会现有会员300多家,涵盖酒店行业上下游各类企业,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围绕政策开展活动,包括深入企业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维护企业权益,同时检查指导酒店运营,参与政府活动等;二是聚焦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如承接活动、帮助新开业酒店与OTA平台合作、举办讲座等;三是强化自身建设,成立专项委员会,举办文艺和技能竞赛活动,增强协会活力。
今年,协会配合“住宿服务提升年”,将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举办专业赛事提升服务品质,3月与“金钥匙”联合举办全国性比赛,还计划与省饭店商协会举办餐饮业技能大赛;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破解用工难题,与多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计划组织校企学生见面专场活动,并提出“三步法”培养学生能力提升。
陕西省旅游协会旅游饭店专业委员会主任仝保民提出,西北旅游协作区推动的住宿业服务提升活动,尽管初衷良好,但面临挑战。当前,住宿业正经历重大变革,OTA平台主导市场,企业决策受限。在此背景下,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经济波动加剧,疫情后短暂的繁荣后,2024-2025年行业面临困境,企业更加重视入住率和房价以保证效益。同时,传统激励措施如星级评定效果减弱,职业经理人参与热情不高。
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与中国饭店协会举办的评定及颁奖活动,加之政府出台的奖励举措,能够极大地激发行业的积极性。西北旅游协作区每年都会设定特定主题,以此推动区域旅游发展。今年将目光聚焦于住宿板块,有望为当前行业发展带来促进。酒店方面,可通过对自身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以及强化与餐饮领域的合作等手段,不断拓展盈利渠道,同时强化营销手段,增加在主导市场方面的话语权。
西安旅游协会荣誉会长兼专家委会主任史小平认为,联合发出“住宿服务提升年”倡议很有必要,这个倡议应兼具号召力和实际内容,做到“既好看又好吃”。“好看”方面,借助西北协作区及政府力量,利用行业年轻人多的特点,提出“青春在新时代旅游住宿业中闪光”等口号,激发从业者热情。可推动出台陕西住宿业奖励政策,并组织面向西北五省区的“万人签字活动”或陕西范围内的“千人签字活动”,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借助新媒体展示员工风采,提升职业认同感,形成社会轰动效应。
“好吃”意味着倡议要有实质内容。积极与政府沟通完善奖励政策,西北各协会联合,按岗位和层次设立奖项给予荣誉及物质奖励。开展各类讲堂活动,如住宿业总经理、销售总监及各业务部门讲堂,调动人员积极性。尝试打造西安住宿业服务品牌,借鉴先进理念制定服务细节流程。针对行业人才问题,结合国际旅游市场变化,为酒店一线员工提供外语等专业培训。总之,倡议应兼具影响力与可操作性,做到“既好看又好吃”,助力住宿业发展。
陕西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马丽丽表示,普通民众可能不太关注住宿业内部提升服务的情况,但他们更在意个人体验。随着科技发展,如AI、DPC等技术兴起,一些品牌已推出如“10秒入驻”的服务,通过一刷卡即在10秒内完成入住手续,科技大幅提高效率并部分替代了人力。
在住宿行业,酒店服务的创新与个性化成为吸引客人的关键。如有的酒店推出“闻香识酒店”特色服务,客人入住时可选择喜欢的香氛。这个小举措虽简单却富含人文关怀,尤其吸引女性客人,以低成本带来高情绪价值,使酒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提升住宿服务水平方面,既要紧跟科技潮流,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和宣传效果;也要注重人文关怀,提供温暖、个性化的服务。只有这样,酒店才能在市场上赢得更多客人的青睐。此外,当下短视频作为宣传利器不容忽视,住宿行业应善用科技提升竞争力与吸引力。
西安旅游协会法人、秘书长丁晓阳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服务业培训,设立培训基金,专门用于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减轻企业负担;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在机场、高铁站等处做好旅客接待工作,并给予适当补贴,由协会具体实施,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先进技术提高效率和宣传效果,关注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有温度的服务,以此赢得更多客人的认可;政府主管部门在评估酒店和景区时科学运用OTA数据,以指导行业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服务水平。
西安市旅游民宿协会副会长孙丹介绍,当下民宿主要划分为乡村民宿、城市民宿以及城镇民宿三大类别,价格跨度大,参与评级的仅少数。其经营门槛高,投资大,进入者复杂,缺乏统一标准体系。西安市旅游民宿协会目前会员单位200多个,在落地推进服务提升方面,协会一直在思考能为会员单位做些什么,真正成为大家的“娘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协会规划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人才培训,陕西缺复合型人才,协会今年计划低偿或无偿开展150节小课,涵盖运营各方面知识,提升民宿综合入住率。二是突出人情味和情怀,让会员单位拿出营收的两个点打造活动体系,围绕陕西文化开展特色活动,提升陕西民宿温度,打造“北方民宿之都”。三是解决入住率低和依赖OTA问题,搭建30个平台矩阵,制定全年营销方案,分片区制定营销计划;鼓励会员民宿合作,拓宽客源。此外,探索特色化发展,打造各类主题房间,弘扬陕西古风。还考虑细致分类民宿,重新起名号规范市场,思考公域转私域流量,期望OTA合理调整佣金。
唐城宾馆总经理王茜表示,服务提升是酒店生存的关键,在新时代,酒店既要坚守服务本质,又需寻求突破,这离不开各方支持。在交流学习上,期望邀请国内外行业大咖举办前沿讲座,改变培训市场专业性参差不齐的现状,满足新一代酒店人职业进阶需求。在行业大赛方面,希望赛前有高规格集中培训以提升比赛质量,同时大赛内容应与时俱进,融入AI宣传等新元素,挖掘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服务提升面临赋能难题,唐城宾馆计划引入AI智能技术却困难重重,希望协会搭建起酒店与智能化企业沟通平台。人才短缺也是行业痛点,希望协会出面与院校沟通促进校企合作,利于人才储备。
酒店行业乱象频出,与OTA平台关系复杂,恶意网评、价格乱象等问题突出,希望行业协会和政府规范市场秩序。西北旅游协作区提出的“丝绸之路·中国西北——2025住宿服务提升年”契合行业需求,期待借此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酒店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新宇对西北旅游协作区所提出的“2025 年住宿服务提升年”这一主题深表赞同。她指出,在当下旅游发展中,品牌塑造与联合营销极为重要。西北各省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应当借助西北旅游协作区的强大合力,将各省独特的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住宿业,打造出统一且极具辨识度的西北旅游住宿品牌形象,以此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在提升住宿服务品质方面,文化赋能与智慧升级是两大重要发力方向。一方面,要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为住宿产品注入灵魂,让游客获得更具深度的文化体验;另一方面,要加速推进智慧化建设,优化入住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满足现代游客的便捷需求。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人才短缺问题已然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亟待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并且,行业自律与监督也是保障住宿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不妨将强化行业自律纳入系列活动之中,积极组织开展对标学习活动,促进企业间相互借鉴、共同提升。
关于联办丝绸之路住宿业大会的想法,建议可与西安丝路旅博会、酒店用品展等合作,如在相关展会设西北酒店展区。
陕西省民宿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马涛通过书面发言表示,陕西省民宿服务行业协会在推动全省民宿服务品质提升的进程中,将积极作为:一是全力开展全省范围的民宿管家公益培训。该培训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协会具体承办,自 2023 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年,累计为全省10地市培训民宿管家达600百余名。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政策、数字素养,以及基础与特色服务水平,极大地鼓舞了乡村女性投身家门口的乡村旅游事业,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二是牵头制定两项旅游民宿行业陕西省地方标准,即《旅游民宿质量要求与评价规范》和《民宿管家服务规范》。分别对陕西旅游民宿的建设、管理与服务质量以及民宿管家职业素养与服务内容作出规定、提出基本要求,筑牢陕西旅游民宿行业标准化体系基础,产生 “1+1>2” 的协同效应,有力推动陕西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旅游协会会长辛建伟强调,在旅游产业中,酒店是重要组成部分且属重资产领域,经营不善风险很大。当下,酒店行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消费降级,酒店需降价揽客,否则易陷入消费低迷。同时,行业扩张迅速,如西安酒店、民宿数量大增,在消费动力不足时易需求过剩,需全面治理规范。
长远看,酒店行业有四大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服务人员或减少,但基础岗位仍存;二是精准化,借助智能技术满足个性化需求;三是个性化,以会议团队服务为例,个性化服务优势凸显;四是特色化,消费者需求多样,缺乏特色难立足。
当前,酒店行业问题不少。线上线下问题突出,线上平台收费高,行业呼吁立法限制垄断性收费,虽线上预订成年轻人习惯,但部分人仍有其他预订方式,该问题有望改善。服务是核心,安全卫生是基本要求,民宿安全更关键。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