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智库 > 前沿观点 >
专家风采 前沿观点 文旅报告

2023黄河非遗对话|王振波:黄河非遗如何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23-11-07 14:18:16   来源: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作者:王振波

10月29日下午,“黄河记忆”-2023年黄河非遗大展系列活动——黄河非遗对话在延安宾馆举行。文旅、非遗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大咖汇聚一堂,围绕“黄河非遗 世界共享”主题展开交流对话。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振波围绕《黄河非遗如何守正创新》分享交流。

现根据发言整理如下,希望对各级文旅部门、非遗领域传承人和运营机构有所启发。

王振波研究员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背景下,文化生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领域。文化和生态系统、社会体系存在有机联系,反映出来“自然—社会—文化”的复合系统,因此厘清文化生态的内涵,明晰“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系统的耦合机制,进而为推动文化生态平衡建言献策是当前及未来值得研究的重点。

 

黄河非遗的“守正”

守正和创新是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石与方向,既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又指引我们“到何处去”。“守正”,守的是传统文化内涵,守的是文化生态平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黄河非遗的“守正”,首要做的就是深挖并弘扬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时代价值,弄懂其本质,坚守其核心。在当今经济社会深刻发展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加强黄河非遗的阐释、研究及有效传播,不能在求新过程中丢掉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规范,让传统文化“走样”。只有让民众真正明白“正”是什么,才能知道如何去“守”。

守正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维护好文化生长的土壤,维护好文化生态平衡。非遗是人类文明与生态体系复杂的整体性关系的产物。环境要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构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生态基础。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土质的改变以及种群演替等生态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非遗的保护传承造成影响,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医药类、技艺类、生产类、饮食类非遗。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黄河文化资源的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在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资源生态的保护问题。因此,黄河非遗的“守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非遗与孕育非遗的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要深刻意识到非遗在纳入现代化发展体系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应脱离了孕育非遗发展的本土环境,这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黄河非遗的“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非遗需要创新的时代表达,才能真正联系古今、沟通时代。如何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学习、思考、化用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勤学,这是前提。非遗传承人是实现非遗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理念、能力和视野关系着非遗的创造性所在。因此,应该加大对传承人的培训力度,促进传承人主动学习、主动吸收营养,让理论和实例双管齐下,培养传承人群体的开阔视野和创新思维。

二是善思,这是基础。如何将所学、所见、所感结合地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需要鼓励思考、鼓励勇于尝试,也需要给传承人群体创造一个敢于试错的环境和平台。比如,在我们的内蒙古,有很多民族乐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呼麦、马头琴、长调等非遗与当代音乐环境有机结合,以扩大受众群体,传播民族文化。像安达乐队改编的孤勇者和平凡之路最近就引起了极高的热度,受到很多群众的喜爱。同样的,我们西安的“西安鼓乐”也是很好的例子,我们的青年演奏者在继承“西安鼓乐”核心特质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法和现代人的审美,并对灯光舞美进行大幅度调整,让西安鼓乐展现新的面貌,让鼓乐之韵唱响西安,这些与时俱进地创新都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三是化用,这是途径。传统文化应在民众生活中传承,如何让非遗融入和服务于现代生活,“用起来”就是很重要的途径。这从故宫文创、国图文创的火热中可窥一斑。在我们陕西,有众多非遗就业工坊、表演场所和文创基地,这就为我们的化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非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的非遗演艺受到更多喜爱,这就需要不断增强使用性产品的实用性,提高观赏性艺术的审美度,增加文娱类项目的体验感,在非遗项目核心特质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法和当代审美,让非遗在广泛使用中生生不息。

四是传播,这是助力。近年来,无论是《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的走红,还是《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舞蹈节目的火爆,或是赶集、庙会、陶艺、民乐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再度兴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新光芒的体现,这也给我们的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传播工作要做好,就需要线下造势与线上引流相结合。线下我们需要整合资源,发挥群众力量,通过非遗展会、展演,策划非遗与文物、城市、自然联动呈现等活动,促进非遗成果人民共享,同时提高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线上,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视频平台和流量带动等力量,为非遗的传扬引流,培育品牌。《陕西非遗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上陕西地区非遗短视频播放达141亿次,是2017年的300多倍;非遗直播观看量达5.4亿次,是2019年的50多倍。借由网络平台,秦腔、陕北民歌、眉户等非遗项目的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时代变迁为非遗的传扬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传承空间。在“守正”中充分利用这些新的平台和技术,将带动黄河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的实现,进一步激发黄河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延安有礼,为延安的非遗传承创新寄语发声

延安,有五美,中国革命摇篮的红色之美,历史悠久绵长的深厚之美,文化灿烂丰富的彩虹之美,黄河奔腾不息的壮丽之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之美。这既是延安非遗传承的源泉和滋养,又是延安非遗创新的动力和支撑。在保护和传承延安非遗的道路上,我们要守这五美之正,也要创这五美之新,通过守正创新为延安增添文化魅力,让延安走进更为广阔的中国非遗保护传承之路,助力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王振波简介

王振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外合作处处长,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及文旅融合等研究、评估和规划工作,参与黄河、大运河、长江等流域文化整体性保护研究课题,主持河洛、河湟、晋中等多项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参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2023黄河非遗对话|战冬梅:旅游承载文化 非遗重归生活
下一篇:2023黄河非遗对话|苏晓莉:把黄河非遗之声与非遗好物传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