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智库 > 前沿观点 >
专家风采 前沿观点 文旅报告

2023黄河非遗对话|厉新建:释放非遗旅游价值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07 14:05:17   来源: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作者:厉新建

10月29日下午,“黄河记忆”-2023年黄河非遗大展系列活动——黄河非遗对话在延安宾馆举行。文旅、非遗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大咖汇聚一堂,围绕“黄河非遗 世界共享”主题展开交流对话。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教授进行了《释放非遗旅游价值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题的主旨演讲。现根据发言整理如下,希望对各级文旅部门、非遗领域传承人和运营机构有所启发。

厉新建教授

一、目标:科学处理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关系

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的重要抓手,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

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度重视当地居民权益,注重非遗赋能当地群众增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指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文化生态保护区为科学利用非遗提出了很多积极举措。为非遗传习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挖掘区域内传统工艺项目资源,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尤其是鼓励依托“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开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弄好非遗,建好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2016)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和活态本质应持续获得尊重。真实性和排外性不应构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和障碍”。应努力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实现包容和公平经济发展的有力力量,要促进并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创收和社区、群体和个人可持续生活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指出,某些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商业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可提高人们对此类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为其从业者带来收益,有助于社区提高生活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方向:积极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模式创新

各地在推动保护区内文化生态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上已经摸索出不少可贵的经验,在“非遗+旅游”方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这其中既有各地文旅部门的积极努力,也有市场主体的大力推动。

总体方向:围绕社会化认知、主体化利用、聚集化布局、场景化呈现、市场化意识、数字化传承、多元化转化、年轻化创新、沉浸化体验和现代化发展等十个方面来探索非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模

社会化认知。通过出政策、搭平台、开大会、建组织、评案例、做研究、推名人、搞营销等方 式来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的了解。

场景化呈现。非遗和旅游互为场景,在旅游中展示非遗,可以为非遗带来足够的流量,而用非遗来丰富旅游,则可以为旅游带来足够的内涵。

年轻化创新。随着市场主体的年轻化,非遗要在呈现方式年轻化、营销手段年轻化、参与玩法年轻化、产品线路年轻化、学习对象年轻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只有“触网”才能拓展空间,用好社交媒体才能让非遗走得更远,线上线下互动、高频低频转化才能让非遗的价值实现有更多的可能。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非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老百姓身边、老百姓身上的遗产,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可体验性,非遗本身就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但是如果没有深度研究、积极引导和有效解读,多数人就只能是看看热闹而看不懂门道,所以在非遗旅游的过程中要加强解说能力的建设,让非遗能够被看见、看进、看清、看懂。

三、举措:充分挖掘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遗资源价值潜力

串点成线。非遗往往是点状方式存在的,尤其是以传承人形式存在的非遗更是具有孤立性的特点,为此首先要考虑串点成线的方式,通过遗产之路、文化之路等方式用主题化的方式将相关的非遗串联起来,以线路/游径的方式吸引消费市场的关注。

集散成群。通过在保护区内特定空间中的相对集中,通过规模化的方式提升非遗进入消费视野。这种非遗集群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独立性发展,比如非遗专题馆、非遗小镇等;另一种方式就是借力式发展,比如非遗进景区等像黄山呈坎景区入口的多个非遗展示。

触网拓展。很多非遗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和突出的产品性。也就是说非遗是一种表演性的技艺,或者是一种产出性的技艺。表演性技艺就可以考虑从线下表演转向线上呈现,产出性技艺就可以考虑从技艺展示转向产品销售。比如,去哪儿网的“非遗非常潮”、同程的“非遗所思”以及抖音“抖转新遗”等品牌活动,在传播非遗文化、开展非遗旅游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六大类: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要充分发挥故事性,如木兰传说故事);美术、书法(要充分挖掘符号性,如剪纸、树皮画、棉絮画)、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和杂技(要充分体现表演性,如陕北民歌、道情、安塞腰鼓、子长唢呐) ;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要充分体现体验性,如黄龙根艺,技艺里面还有大量如洛川火碗、甘泉豆腐干、羊杂碎);礼仪、节庆等民俗(要充分体现氛围性,如黄帝陵祭典) ;体育和游艺(要充分体现参与性,如志丹游艺)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2021年, 公布5批国家级,1557项3610子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10个类别。

前提: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遴选,所有的非遗都具有文化上的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有旅游或经济上的价值。

非遗主题化来融入旅游产业链:

非遗餐饮:非遗中关于饮食方面的技艺(比如各种以面为原材料的非遗饮食文化),这个已经做得很多也很自然,但前提是要注重品类聚焦、品格传承、品牌打造、品质管控、品位提升。

非遗酒店/民宿:建筑技艺作为外观特色,符号化的非遗作为内涵装饰,表演性的非遗作为活跃空间的要素或者作为夜间娱乐体验的重要来源。

非遗购物品:非遗技艺作品是重要的特色购物品,购物品既要传承技艺,又要创新发展,比如扎染、蜡染的技艺可以是传统的,但布料、图案则要现代的、时尚的、符合主流消费人所需要的。比如安塞腰鼓可以是传统的,但尺寸可以是小型化的;作用可以是把玩的,但鼓声可以是内置的;体验可以是在场的,销售可以是离场的。

四、生态:努力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产业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保护区强调整体性保护的核心是希望把非遗放入到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中加以保护传承,这种生态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文化生态上,也要体现在产业生态上。

构建“非遗+”和“+非遗”的发展格局。具体选择哪种方式主要看非遗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具有独立的强大的导流能力,那就用非遗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通过“非遗+”的方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如果非遗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则主要是通过鼓励别的产业主动加非遗来带动非遗传承和经济价值实现。

积极推动非遗研学高质量发展。《爱国主义教育法》第2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文物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发掘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公民在游览观光中领略壮美河山,感受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构建核心-外围的生态群落架构。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是榆林、延安的25个县市区(榆林已经2023年1月12日成为保护区),不可能25个县市区都平均着力,而是要选择相对富集的地区作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其他区县发展。如何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层次以及看、吃、玩等类型进行“核心+支撑”的非遗文化生态群落构建,满足游客多样化综合需求。

可持续生计。扶上马、送一程,漫漫征程靠自身。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能力培训。生计要可持续,理念上要转过来:不因为非遗的文化性而觉得高高在上不愿屈尊于市场。毕竟在于市场融合和生态构建的过程中非遗也可能成为配角(比如餐饮跟非遗结合的过程中)

要坚持创新精神而不是固守本来。其实非遗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劳动人民创新的结果, 要创新就要研究需求、研究时代发展而不能守着“老手艺”。

五、经验:以他山之石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价值变现

南京秦淮灯会:

良好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形成了传承和保护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等组织机构,出台多项规划制度、办法。多方合作,保障资金支持。融合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保障对非遗传承和旅游利用的资金投入。以会带旅,以旅促会。灯会带动非遗挖掘,非遗挖掘带动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带来传承产品,产品销售带动传承积极性,传承积极性保障了非遗传习所,传习所优化了景区吸引力,如此等通过秦淮灯会形成了丰富的、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的生态链。品牌化发展、国内外双修。通过统一形象标识体系的设计进行品牌化发展。与境内外主流媒体密切的传播合作、交流办展、邀请驻华使馆官员参展等方式积极的走出去,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传播和影响。

景德镇古窑景区:

研究基础和研究团队。要保证文化本源与旅游体验之间的有效衔接,就必须依赖强大的研究基础和壮大的研究团队。古窑专门成立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和景德镇古柴窑研究保护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团,为非遗与旅游有效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以社会化认知来推动社会化传承,让非遗的绵延生机有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支撑,从而让非遗的传承与旅游的利用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集群式非遗传承模式,聚集了200多位具有原生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障非遗技艺的传承。

浙江东沙:

主次分工、动静结合、区域协同、衍生发展。东沙通过重点挖掘、持续推出渔民谢洋节、弄堂节等主题活动吸引市场,以渔绳结、鱼骨塑画等非遗一条街上的活态展示、体验互动、产品销售等协同配合,形成了较好的主辅搭配、协调发力的非遗和旅游的融合格局,一批濒危非遗项目得到了保护,接待了数十万人次游客。解决了本地性与开放性之间矛盾。非遗小镇的旅游生命力,不仅在于非遗在小镇的驻留,也在于非遗小镇所呈现的非遗文化的流动性和丰富性,根植于原生态的非遗文化是东沙非遗小镇的基础,基于区域合作的非遗联展活动则是非遗小镇持续发展的动力。东沙很好地解决了非遗和旅游融合过程中的本地化和开放性的问题。搭建非遗生态网络。非遗公益培训班,非遗进社区、进课堂、进礼堂等活动也办得有声有色,从“一条街(非遗街道)”到“一台戏(非遗展演)”再到“一张网(非遗生态)”。(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王若冰:红色旅游的文学表达
下一篇:2023黄河非遗对话|战冬梅:旅游承载文化 非遗重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