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报道 > 丝路头条 >
丝路头条 文旅动态 区域协作 文旅周刊

王若冰:红色旅游的文学表达

发布时间:2023-08-27 13:55:40   来源: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    作者:王若冰

王若冰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     

    

8月26日下午,西北红色旅游发展论坛在“会师之城”甘肃会宁举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红色旅游城市、重点景区、企业集团代表和旅游专家、文化学者等,围绕红色旅游故事表达、业态发展、交流合作等建言献策,共商西北地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大计。在主旨发言环节,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王若冰以《红色旅游的文学表达》为题,分析了文学艺术对红色旅游的促进方式,并提出了自己对活化红色旅游传播方式和推动甘肃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借助文学艺术作品影响力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从旅游学角度来讲,红色旅游属主题旅游范畴,其旅游载体(景区、景点)以往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依托,这些事件本身就有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所以如何讲好红色旅游景区故事,是深度开发红色旅游景区品牌价值、扩大红色旅游景区影响力的关键。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无论从红色旅游还是革命历史题材文学艺术创作来说,都有非常丰富而深厚的题材和主题可挖掘,关键是要树立文学深耕、艺术造势、旅游推广的意识,在高品质、高质量、具有题材优势和艺术影响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引领下,凸显三大主力会师地在红色旅游中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态,是近一两年来兴起的旅游新业态。但目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上发生的革命历史故事,早在中国革命发轫之初和建国以来层出不穷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歌曲、戏剧、电影中反复被呈现,所以在诸如延安、西北坡、井冈山、韶山等革命圣地作为红色旅游景区被推出后,已经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理性认知的游客渴望到这些地方旅游,体验感受文学艺术作品所描述的历史情境,就成为最具有历史体验感和情感认同感的旅游渴求。在甘肃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关于西路军的故事在八十年代初尚鲜为人知,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和董汉河长篇纪实文学《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不仅揭开了红军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的尘封历史,也为后来河西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以人情味和人性化视觉讲述具有大众感染力的革命历史故事

被确定为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地方,大都是在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发生过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影响事件的地方,从大的革命历史线索来看同一时期不同地方的历史内涵具有较大的同一性,许多景区景点在开发塑造上大同小异,这也是导致许多红色旅游景区景点难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键。尽管在景区景点建设上有些问题在所难免,但如果辅助以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同一主题旅游产品不同视觉拓展与开发的话,情况会怎样呢?延安是革命圣地、中国革命摇篮,几十年来书写延安革命历史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胜枚举。然而,2012年陕旅集团根据陕甘宁边区战时保育院历史事实精心打造的大型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不仅将一段充满革命人性主义光辉的历史事件真实而感人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也为延安这个老牌红色旅游景区景区带来了新的旅游亮点。据统计,截至去年《延安保育院》已经演出4200多场,成为许多游客到延安旅游的必看剧目。再比如,井冈山和六盘山红色旅游的自然兴起,除了各自所负载的革命历史故事外,毛泽东的诗词《七律·井冈山》和《清平乐·六盘山》所描述的黄洋界的险、六盘山的高峻,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三、组织创作凸显甘肃红色旅游题材文学艺术作品

甘肃是旅游资源大省,也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尤其是在陕甘宁边区和红军长征两大红色旅游主题上,南梁、腊子口、哈达铺、会宁在同一主题上都占有无可代替、独一无二的优势,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已经被纳入与宁夏六盘山-银川线相连接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然而,相对于邻省陕西的陕北和宁夏六盘山景区而言,甘肃红色旅游景区的影响力与旅游热度远不如陕西和宁夏。这中间的原因既有景区打造与营销宣传的问题,也有知名度和影响力造势的问题,其中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强化甘肃红色旅游唯一性的缺失,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陕北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早年就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刘志丹》等文学作品,让全国人民对延安的红色基因妇孺皆知,后来纷涌而出的小说、诗歌、散文及歌舞戏剧、美术作品,让红色圣地革命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发展丰富,这一切都是促进陕北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甘肃红色旅游而言,优势依然在红军长征和南梁陕甘宁根明根据地这两个节点上。仅红军长征红色旅游景而言,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以及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在长征红色旅游层面具有无可代替的优势,如果组织作家、艺术家就开展以“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为主题的主题创作,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无疑会对促进甘肃红色旅游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编辑:潘显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2023第二届西北红色旅游文化展亮相甘肃会宁
下一篇:推动大西北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会宁)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