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报道 > 丝路头条 >
丝路头条 文旅动态 区域协作 文旅周刊

陕西文化“出海”已渐成规模

发布时间:2022-12-08 14:30:30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李卫

  原标题:陕西文化走出国门 香飘海外

  近年来,陕西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讲好陕西故事,传扬陕西文化,让陕西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唱得更加响亮和自信。从文化“走出国门”到“走进国际市场”,折射出文化自信与供给水平的提升,文化出海已渐成规模,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使者”。

  云上展播沁人心。陕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宣传的精准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云传播”;发挥目标国家和地区本地主流媒体亲和力和渠道优势,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境外线上社交媒体矩阵,推动中华文化“云传播”。2022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境外社交媒体“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在脸书、推特、抖音国际版等7个平台开通英、日、韩3个语种13个账号,陆续开展了“文化陕西-浪漫春游记”“文化陕西-云端闹新春”“‘陕’耀中国年”“让文物活起来”主题活动和“测测你心中的陕西美景”“丝绸之路”等34场线上互动活动,推动各语种账号持续活跃,累计粉丝总量达120万,曝光超3.3亿次,互动超1800万次。今年7月荣登全国同类账号综合国际传播力第1位。

  非遗文化“花”开海外。陕西非遗文化唱响陕西文化自信之歌,以自信的姿态“走出去”,增加了陕西在世界舞台的出镜率和关注度。作为黄土风情文化代表的安塞腰鼓,多年来不断走出国门,在美国、德国、奥地利、新西兰等诸多国家进行演出。渭南非遗也曾多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华州皮影”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华阴老腔”被称为“最古老的东方摇滚”,先后登上欧洲、东亚及东南亚诸国的舞台,为推进渭南文化“走出去”、增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非遗精彩亮相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封星摄)

  构建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2年11月,是我国在欧洲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2022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年度合作计划。今年以来,陆续开展了彰显陕西文化元素的摄影展、美食展、艺术展等7项线上、1项线下活动,包括线上“华山之巅·云海音乐会” “秦岭与黄河的对话” “丝绸之路起点 兵马俑的故乡” “陕西非遗之美”摄影图片展,舞剧《青铜》展播,“食在陕西·云上美食盛宴”美食文化展,“秦——兵马俑的前世今生现代艺术展”等活动,以及线下“古法新作——陕西文化艺术展”。为当地民众了解中国文化、陕西文化提供了窗口,为两地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擦亮陕西文化金字招牌。陕西以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重点通过参与国际重点展会活动,开展陕西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文化陕西”“国风秦韵”“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丝绸之路起点 兵马俑的故乡”等品牌影响力。2022年以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对外文化旅游交流项目24项共计174场次活动,制作宣传册27本、宣传片15部,持续提升陕西文旅品牌影响力,多途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外人文交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陕西将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部对外交流项目,推动陕西优秀演出剧目、非遗项目等文旅资源通过“部省合作”“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云游中国”“中国文化周”等国家级平台走出去;着力构建政府、专业机构和民间多维深度参与机制,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陕西对外文旅交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打造境外线上媒体宣传矩阵;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领域合作,持续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做好“丝路友人镜头里的陕西”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文旅产业交流与合作,提升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开放平台能级,创建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加大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推动文化旅游企业“走出去”,提升优质文化产品服务出口动能,在境外落地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

(编辑:潘显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青海省15个体育项目入选全国体育文化旅游推荐项目
下一篇:2023“第一缕阳光”万众拍摄活动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