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森林公园史》编纂启动
6月17日,黄河秦岭文化旅游传播中心在西安宣布,正式启动《秦岭森林公园史》编纂工作,联合多方共同向国内外介绍秦岭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和景观价值。
据介绍,位于我国中部的秦岭山脉,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动植物基因库,秦岭与淮河构成了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孕育了南北麓、东西部、不同海拔和气候条件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同纬度地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石宏伟/摄)
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森林生态与景观价值,使秦岭地区成为我国广受欢迎的各级森林公园密集荟萃地。据不完全统计,自我国实行国家级森林公园审批命名制度以来,全国获批国家森林公园近900处,而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北、安徽和重庆秦岭旅游地理范围内的国家森林公园就超过了100处。今年5月19日,《中国秦岭旅游年鉴》首次发布“秦岭风景的高度”高海拔旅游景区名单,所推荐的20处海拔超过2000米的景区全部为森林公园,其中19处具有“国家森林公园”金字招牌。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陈宏伟/摄)
据了解,秦岭地区森林公园具有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原始生态保护良好、人文与自然观赏价值高、森林景观相对集中、开发建设较早和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良好等特点。秦岭地区旅游业的起步与发展,由各级林场转型为森林公园者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目前许多开发较早的森林公园,已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支柱和高A级核心景区,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致富一方百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贯彻中央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落实今年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弘扬秦岭文化、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要求,黄河秦岭文化旅游传播中心在2023年完成《黄河旅游简史》编纂出版的基础上,于2024年5月上旬启动了《秦岭森林公园史》编纂筹备工作,并已纳入新年版《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的重要内容,以期完整、系统呈现秦岭地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历史和整体风貌,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和秦岭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利用。
嘉陵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陈宏伟/摄)
《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相关负责人介绍,秦岭地域范围宽广,各级森林公园数量众多,最初由国有林场逐步转型成为森林公园的先行者大多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而且由于地域、环境、资源、条件等差别较大,开发建设与运营特点不尽相同,做好秦岭森林公园历史的记录、编纂、出版,是向国内外讲述秦岭旅游故事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教材。因此,希望森林公园、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编纂好《秦岭森林公园史》,把最美的秦岭森林生态推介给社会,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历史成为典藏。(文|黄河秦岭文化旅游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