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报道 > 丝路头条 >
丝路头条 文旅动态 区域协作 文旅周刊

山河落泪送若冰

发布时间:2024-05-09 10:09:22   来源: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作者: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5月3日,“秦岭之子”王若冰猝然离世。消息由亲朋挚友逐渐传到文友圈、文学界和文化旅游圈,人们在震惊、质疑、求证之后,转向以不同方式表达对这位传奇式山水作家、著名文化学者的致哀、悼念、缅怀之情。

 

行走在秦岭山水间(2018年)

5月3日,古城西安阴雨连绵。下午5时04分,“王若冰走了”的噩耗通过亲友由天水传到西安的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该院负责人即刻求证确认,“五一”假日的气氛瞬间凝固了起来。王若冰独行秦岭20年,作为秦岭文化研究与文学写实第一人,他也是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的首席文化学者。在这里,王若冰有着广泛的文化旅游界朋友圈,深受着大家的爱戴和尊重。

西安的雨时大时小,古城依偎的茫茫秦岭当天也在普遍降雨。当晚,以甘肃诗友文友圈为先传出的信息迅速向全国扩散,人们痛惜这位才华横溢、深耕秦岭的作家过早离世,在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中,开始以文致哀悼,以诗词缅怀故友。

 

行走大秦岭(2022年8月1日)

 

年逾七旬的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商子秦看到消息深感震惊,急忙发信息并致电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理事长王晓民求证。当得到确切消息后声音立刻颤抖了起来:“这么精神的一个才子,怎么就这样突然走了呢?真是太惋惜了!”。次日,陕西省诗词学会发出唁电,商子秦本人还特意手书文字:惊悉王若冰先生不幸仙逝,万分痛惜,不胜伤悲。作为若冰诗家在陕老友,特呈上挽联,以示悼念,并请家属节哀顺变。他书写的挽联是:

秦岭失骄子,太白华岳齐陨泪。

诗坛堕朗星,关陇天河遍招魂。

同为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旅游智库专家、《中国秦岭旅游年鉴》总顾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发出唁电称:惊悉王若冰先生噩耗,深感悲痛和惋惜!两月之前,咱们三个人相聚西安酒馆时光,仍历历在目。若冰先生离世,无疑是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秦岭、黄河研究领域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若冰先生在天之灵安息,一路走好!愿若冰家人节哀顺变,多保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从广州致电:沉痛悼念若冰老师!希望他的家人节哀顺变。

丝绸之路旅游智库专家、中食创学院执行院长王殿彬连夜在北京撰写长文:《痛悼王若冰先生:风范永存,精神传承》,赞扬王若冰人品、作品、精神和风范,称赞其“风骨嶙峋堪傲骨,文章隽永自流芳”。

 

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讲解《中国秦岭旅游地图》(2023年5月13日)

著名体育评论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静平在长沙写就《月季祭赋》,特注“以此献给若冰老兄,感赋英才,祭奠英才。”

 

丝绸之路旅游智库专家、中外传播智库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舆情调查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利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协一级巡视员、国家一级词作家乔明,著名书法家、方正字库“杨耀行书”写作人杨耀等也纷纷通过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表达悼念和对王若冰家人安慰之情。

 

“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黄河文学奖”颁奖(2019年8月16日)

 

第九届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与王若冰交往甚好,对秦岭的话题两人探讨颇多,今年2月21日,贾平凹曾书文赞叹:“王若冰是个作家、更是行吟者,他诗情非凡,激情满怀,几十年在秦岭行走,叙写秦岭,他称得上是真正的秦岭儿女,在宣传秦岭方面他是有大贡献的。”5月4日上午,贾平凹听到王若冰辞世消息深感震惊和惋惜,特别安排了敬献花圈致哀。5月5日深夜,贾平凹又特别致信,对王若冰离世表示哀悼。

 

贾平凹应王若冰之邀为李杜诗歌奖题名

(2017年8月17日)

 

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作家肖云儒近年多次与王若冰同台讲述秦岭与山河文化,对王若冰执着书写秦岭、研究秦岭的精神深感敬佩。得知王若冰去世,肖老很是动情。他称赞王若冰“对秦岭研究享有盛名,第一是感受和思考相结合。他以“秦岭之子”的身份来研究秦岭之学,将秦岭生活记忆、童年记忆和对秦岭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第二是冷热结合。他将有温度的人生记忆、人生实践素材和有责任感的学术追求相结合,这是许多学者不及的。第三是知行结合。他以田野考察的方式进行研究,用成年以后的行走充盈、弥补、唤醒他童年的秦岭生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思万世事,著万千文’‘眼到、笔到、心到’,这是他在研究秦岭方面的终生追求。”

 

攀上秦岭第四纪冰川遗迹大爷海

(2022年8月1日)

 

《人民文学》编委、中国林业生态作协主席杨海蒂,5月3日晚得知消息深感震惊,当晚便深情撰写悼文,次日又在湖北采风中亲自策划编写公众号文章,于5月4日22:39发出了全国首家行业作协的悼念之声——《让我骑马跃过天空》,以王若冰的作品、评论和文友的追悼寄托大家的哀思。

 

丈量大秦岭:寻访杜甫的足迹(2020年10月3日)

 

由于多年行走秦岭、书写秦岭,2012年又因撰写《陕西全旅游时代》著作而40多天深入三秦大地众多市县长途跋涉考察采风,王若冰与陕西市县和旅游界交往甚多,朋友众多。得知王若冰去世的消息,众多领导、文旅部门、风景地、业态单位、从业者深感痛惜。陕西省旅游局前局长、副局长,陕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等纷纷致电询问情况,对王若冰猝然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对家人表示慰问。秦岭主峰所在地太白山管委会、秦岭奇峰华山管委会等先后向天水日报社发去唁电,赞扬王若冰为研究秦岭和书写秦岭所做出的贡献,缅怀王若冰在各景区书写文字、参与活动、开展多届“秦岭与黄河对话”的情景历历在目。陕西省旅游协会、西安饮食集团、西安旅游集团、韩城市景区管委会、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地矿集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学院、宝鸡户外运动协会、渭南文旅集团等相关领导和代表对痛失王若冰表示哀悼。秦岭深处的佛坪等地、长安杜甫文化艺术馆等单位还特别制作了纪念视频,对王若冰去世表示沉痛哀悼。西安市秦岭保护办等单位也编发王若冰文稿,缅怀他对秦岭文化与生态保护所作出的贡献。

 

王若冰著《仰望太白山》首发(2014年5月19日)

 

因王若冰终生挚爱的秦岭结缘,王若冰在旅游专家、研究机构、媒体人圈中也有着广泛的人脉。王若冰去世消息传出,著名旅游专家、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学院院长张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耀峰,陕西省旅游设计院书记、总规划师崔宁,西北大学旅游系书记郭亚军,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宁,铜川陶瓷研究专家薛东星、西安体育学院教授杨芳、北京市旅游委原区域处长庞林华、重庆市旅游协会原副会长梁远超、青海省文旅厅科技教育处处长许超卫、新华社陕西分社冯国、陕西卫视姚伟娜、旅游卫视孙志刚等均通过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表示致哀;曾在“直播黄河”“直播西北”等大型全媒体直播间采访过王若冰的电视主持人孙长志、程群、张国栋等,都对这位文化学者的突然离世表示深切哀悼。

 

在黄河之滨参与对话(2019年5月20日)

 

2020年1月,王若冰夫妇受邀随中国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工作团队前往欧洲阿尔卑斯山关联国家开展交流活动,期间考察阿尔卑斯山并拜会国际旅游组织官员。王若冰逝世消息传至意大利,七十多岁的意大利“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中国丝绸之路交流合作中心主席梅毕娜教授亲自撰写中英文的悼念文章——《我们中心的朋友——王若冰教授》,文中介绍了王若冰生平和作品,回顾他在米兰访问交流情况,并展示了王若冰向中心赠送《走进大秦岭》书籍和书法作品的图片。

 

意大利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发出悼念文章

 

“为山河立传”,是王若冰创作生涯的毕生追求。他创作问世的大量著作、散文、诗歌、纪录片文字和研究成果报告,是留给这个世界的精神财富。王若冰去世的消息也在图书出版、发行领域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西安地图出版社社长毛腊梅得知消息后迅速协调人员前往吊唁,委托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占方代表她慰问家人;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社长党靖亲赴天水参加悼念活动;《中华秦岭》人文地理纪录片制片方、西安东狮影视公司董事长王嘉等,对王若冰辞世表示沉痛哀悼。作为王若冰生前好友的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理事长王晓民、副院长兼西安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占方、西安万邦书城董事长魏红建,得到消息后悲痛不已,5月4日—6日在天水参加悼念活动和安抚家属,并为王若冰做最后送行。

 

首届秦岭旅游(华山)合作大会发布《祖脉秦岭的历史文化解密》课题报告(2021年5月27日)

 

5月5日“立夏”日,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汉琳打开王若冰所著“秦岭三部曲”之一的《走读汉江》久久不能平静。2023年5月5日,读过《走读汉江》后他在扉页留言写道:“我从网上看到若冰作家的《走读汉江》出版了,我马上去购买了一本先睹为快,以饱为足。若冰老兄是天水人,他写的《走进大秦岭》我读过数遍,常读常思常新。今又读本书,被他的精神、文字和思想所吸引、所佩服。我出生、成长、学习、工作于秦岭巴山之间,从小就在汉江、褒河岸上生活。他书中的所提地方、事件、人物、建筑、民歌等都历历在目,耳熟能详。大秦岭是我的爱,大汉江是我的魂……”一年之后又遇“立夏”,然而书在人去,深感悲痛。于是,他又提笔,在首页记下与作者的两年交集过往:“我在朋友圈看到王若冰先生于5月3日因病离开我们了,我也十分悲痛。不想,去年拿到这本书时,我写了一段文字,发给了若冰先生,他还在朋友圈晒了一下我的文字感想,今年的此时此刻我们就很难对话了。特记之,老兄走好!”

 

读者在《走读汉江》书上的留言

 

还有一位读者,看过王若冰去世消息后感叹道:“我一直以为王若冰是陕西人,结果是甘肃的。我看过他的《走进大秦岭》,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秦岭。读了他的书,我才对秦岭有了认识,直至后来走进秦岭,才对这座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若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作出了示范。”

 

5月5日20:00,“天水时间”主播槿珊在当晚的节目中,介绍并朗读了王若冰入选部编2024年高考阅读示范与练习文章《太白山下》,以此悼念王若冰先生,节目在听众中引起了共鸣。其实,在近年高考、中考中,王若冰的散文《黄河的颜色》等,也已多次被作为范文使用。由此可窥他对这个世界的贡献。正如一位旅游界老领导在缅怀文章中所述:“王若冰自称的‘秦岭之子’,是对他一生最恰当的画像!”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2024年5月6日,秦岭西段的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天空如洗,蓝天与青山绿水间悬挂的白云一尘不染。上午9时许,家属、亲朋、文友、同事以及无数读者,在新建的市殡仪馆与王若冰做最后告别。万言千语汇成一句诀别:

若冰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你!

 

(陕西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数说甘肃文旅2023年及今年一季度耀眼成绩单
下一篇:5.19中国旅游日:陕西文旅惠民福利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