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智库 > 文旅报告 >
专家风采 前沿观点 文旅报告

《实施意见》解读之九:强化政策支撑、营造一流环境为文化甘肃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发布时间:2023-07-04 18:18:19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季慧琳

  按:5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此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于5月26日—6月16日相继在厅网站以及《甘肃日报》《文旅中国》《凤凰网甘肃频道》等媒体平台刊发了11篇系列解读文章。从6月20日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围绕深度解读《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陆续在厅网站和相关媒体平台刊发系列解读文章,持续营造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浓厚氛围,引导全省各级各方面始终把发展文旅产业摆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优先位置,努力开创新时代甘肃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以文化旅游大跨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集中体现了甘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等,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甘肃实践、甘肃模式和甘肃典范的任务书。

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十分关注、寄予厚望,曾形象讲道:“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这是对甘肃秀美自然景观、独特地貌风景最经典的概括和赞誉,已经广为人知、深入人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还专门强调,“要利用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优势,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为甘肃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指明了努力方向,对我们建设文旅强省给予了极大鼓舞。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嘱托,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有辨识度的甘肃标识。新方位、新形势对甘肃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甘肃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完全匹配,与文化资源大省地位还不相匹配,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为此,《意见》提出了今后五年建成具有创新力、融合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强省战略目标。为确保各项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有效落地,把意见措施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共识合力和具体行动,转化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方面营造一流建设环境的政策措施,是我们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责任落实要加强

  《意见》提出,“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文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文化工作格局”。文化甘肃建设任务很重,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提高认识和统一部署,形成全社会合力共识,为现代化文化甘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组织保障和工作合力,是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文化甘肃建设需要健全省级指导、市级支持、县级建设的上下联动机制,完善文旅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机制,形成整体合力。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要牵头抓总,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积极谋划推进文旅各项工作。各市县党委政府要扛好主体责任,“一把手”要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扎实推动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落地实施。

  为充分对接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意见》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文化甘肃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科学调控社会资源,健全完善配套措施和运行机制,分年度确定工作重点,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强调文化甘肃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责任分工和年度落实,是落实省委“三抓三促”行动的文化建设行动。意见提出“建立监测评估制度和督导落实机制,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措施实施动态监督,确保文化甘肃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既要求我们科学检测评估,更强调督导落实,确保文化甘肃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政策配套要完善

  建设文化甘肃,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近年来,甘肃省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制定修改了《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保护条例》《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规,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但与文化强省的要求相比,甘肃省目前文化立法仍然偏弱。《意见》提出“加快文化领域地方立法进程,将文化甘肃建设重大政策举措适时转化为法规规章,为文化甘肃建设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文化创意和动漫是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文化事业的底线和核心,《意见》提出“完善支持文化企业从事文化创意和动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扶持政策”,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的实际行动,是文化等相关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文化企业活力、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政策细化和落实;文化甘肃建设需要系统性政策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中央到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发展政策。但各地各部门落实程度不一,文化甘肃建设更缺的是政策细化、执行和落实。《意见》强调“配套完善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市场准入、人才保障、税费减免、文化项目建设用地等保障性政策”。各部门、各市州要根据意见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各项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力争形成一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果,以文化新动能助推甘肃高质量发展。

  三、金融支持要跟上

  文化甘肃建设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都是重点工程。文化事业投资以财政资金为主,文化产业投资链条长、回报周期长,需要多渠道投融资。《意见》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甘肃省长城、长征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利用好三大国家公园等重点项目投资,扩大文化甘肃建设资金总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甘肃建设,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将重大文化项目纳入省级PPP项目库,构建规范、高效的文化甘肃建设投融资体系。”各级政府要结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旅游资源价值,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经营。要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夯实文旅企业发展资本,降低文化产业发展风险,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鼓励加强多元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将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要通过股权融资、产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手段,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文旅产业。

  四、人才配置要优化

  实施优秀文化队伍建设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编制文化领域中长期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建立人才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建立与专业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引进编剧、作曲、表演、指挥、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运营管理、数字文创和文化创意等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批甘肃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管理和服务运营等人才培训基地。

  夯实基层人才队伍。建立省市文化机构与基层文化机构人员帮带交流、普遍轮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支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基层文化单位就业,形成高素质基层文化队伍。加大民间艺人、农民文化骨干、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文化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物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文化人才创业创新、评价考核、选拔任用、福利待遇等政策体系,建立良好用人导向和人才发现机制。搭建优秀文化人才展示平台,支持优秀人才承担重点课题、重大项目。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文化企业和文化名家制度,探索建立高层次文化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育一批省级文化大(导)师工作室。

  文化甘肃建设风正劲,奋楫扬帆正当时。我们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文化新动能助推甘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持之以恒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努力开创新时代甘肃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实施意见》解读之七:夯实文旅融合发展人才支撑
下一篇:《实施意见》解读之八:向世界讲述甘肃文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