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智库 > 前沿观点 >
专家风采 前沿观点 文旅报告

张辉: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六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14 10:32:17   来源: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作者:张辉

  2022年9月15日,2022中国黄河对话隆重举行,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张辉在本次对话中发表了《让黄河文化点亮中国精神》的主旨发言,其中提出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六点建议。现根据录音整理发表,供大家学习分享。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深入挖掘、准确把握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对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中华民族实干筑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河是我国带状旅游的重要代表,在我国旅游空间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自然角度来说,黄河是我国两大主要水系之一,水系、山势景观十分丰富,众多的景观分布在这个流域中;从历史角度来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详地和生息地,也是中华历史文化带的具体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生息于黄河流域,中华历史以及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旧石器时期的陕西蓝田猿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进入文明社会后,黄河流域经历了周文化、秦文化、汉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并通过文化的固化,不仅形成了代表不同文化的建筑、礼仪、风俗、习惯、节气、服饰、音乐、艺术、制度的沉淀,同时,也形成了众多古城、古街、古墓、古道、古堡、古镇、古庙和古居等不同文化的有形要素,共同组成了黄河文化的完整体系。
  从世界旅游发展来说,文化旅游和自然旅游是两大市场主题。文化旅游依赖于历史文化,自然旅游依赖于生态环境,一个地区拥有这两类资源的一个,就具备了旅游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地区同时拥有这两类资源,它的市场面更为广泛,地区旅游吸引力更为强大,旅游对社会经济的带动更为显赫,以流域为特征的黄河旅游充分表现出这个特质,成为我国重要的带状旅游目的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不仅对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是重构我国有文化目的的旅游体系的主战场,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主战场,是提升我国文化与旅游国际影响力的主战场,是跨区域旅游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的主战场。通过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不仅可以全面带动流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有文化目的地旅游带,并使之成为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目的地旅游带。
  要形成有文化目的地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的产品体系建设是重要内容,有几个问题要深入研究。
  一是要深入研究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历史轴线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流域的不同区段,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类型融合也各有不同。要想从空间意义上形成一条“几字形”的有文化目的地的旅游景观长廊,培育好中国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需要将横跨九省区的黄河流域当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建设。重要的是依据中华历史的重大事件、生产力的变化、经济重大转折,与黄河文化旅游带现存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址、古城、古墓、古镇、古堡、古道、历史街区、古战场、古工程、古建筑以及现代人类社会的重大建设成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对礼仪、风俗、习惯、节气、服饰、音乐、艺术、饮食、文学等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提升,形成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历史轴线,通过统筹规划和协调配合,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协作,积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黄河文化整体和系列旅游产品。
  二是要深入研究黄河文化旅游带产品构成要素
  黄河文化旅游带作为一个带状型旅游目的地,要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有文化目的地的旅游,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和确立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基本要素。我认为构成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个是黄河文化标志性景观,一个是黄河文化节点城市,一个是黄河文化目的地,一个是黄河文化基本原素。只有将这四个要素形成一个统一体,黄河文化旅游带才能成立。自从黄河文化旅游带提出以来,沿黄九省区对旅游带建设提出了多个建设方案,但都是立足于本省的文化特质提出的,难以形成黄河文化旅游带整体文化格局。
  三是要深入研究黄河文化旅游带产品建设的区域分工

  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由 于跨多个行政区域,要形成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旅游现象,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没有一个区域旅游的合作框架,没有一个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再好的文化和自然资源都难以发挥其效用。
  就未来旅游发展来说,黄河旅游要做强做大,区域合作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大的区域作为依托,不与这个区域内的地区形成融合发展和错位发展,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和旅游空间是不可能做强做大的。黄河的旅游合作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是政府层面,一个是企业层面。政府层面的区域合作主要表现在旅游营销、制度设计、旅游规划和平台建设方面;企业层面主要表现在产品线和产业链的构建方面。旅游合作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产业问题、一个空间问题。黄河文化旅游带区域合作要依据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的不同类型来构建不同旅游产业链,在同一个旅游主题下,流域内各个旅游目的地不是什么旅游产品都要有,什么链条都要建,什么钱都要挣。要形成完整黄河文化旅游带区域的旅游产业体系,流域内的各个旅游目的地要依据本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特色,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只有各个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了错位和空位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才有可能。
  四是要依据大众旅游特色,开发多种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

  在大众旅游环境下,构成旅游产品的六个要素形成了独立化发展的基本趋向。因此,黄河沿线的旅游产品开发,可以根据大众旅游的基本特点,结合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景观、黄河文化节点城市、黄河文化的要素,以6个要素为核心来构建旅游产品体系;以游的要素为重点,以黄河文化旅游带风景道为框架,结合黄河文化标志性景观,黄河文化旅游带沿线可以形成多种主题互为补充的特色旅游线路,如可以形成历史文化游、黄河古镇游、红色旅游、宗教文化游、黄河风情游、特色村镇游等不同的旅游精品线路;以住的要素为重心,结合黄河文化的要素,黄河人家、黄河民宿、黄河主题露营、黄河主题酒店、黄河文化度假区;以娱的要素为重心,可以形成黄河文化节事、黄河文化民俗、黄河文化演艺、黄河文化休闲街区,所有这些,要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打造特色体验产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度假休闲、商务旅游等业态;此外,可探索构建特色文化旅游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特种旅游试验区,培育一批具有黄河文化旅游带特征的国际旅游精品。
  五是要创新黄河文化旅游带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

  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区域合作要取得成效,构建不同层次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合作平台更为重要。建议通过这次对话的倡议,建立起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合作框架,促进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层面,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协调委员会,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建立综合、权威的协调机构。在黄河文化和旅游带协调委员会统领下,制定黄河文化和旅游带产业发展规划,对空间范围、总体形象、发展定位、发展重点、节点城市、目的地、标志性景观、黄河文化要素、发展要点等内容进行系统谋划,以指引黄河文化旅游带全面建设。作为专门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协调机构,要建立多双边旅游合作机制,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提供机制保障。主要负责制定与发布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合作协议、旅游发展标准及旅游服务准则等;制定旅游资源合作开发与保护、市场联合营销等合作策略;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等各种协调机制;完善并强化监督机制,对沿线城市旅游合作项目的投资、建设进行;同时,搭建旅游合作平台,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高端峰会、旅游论坛、重大节事活动,鼓励沿线城市积极参与,为各类主体参与旅游合作搭建桥梁,分享旅游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就旅游合作展开广泛交流。最终通过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共享机制,促进沿线城市市场开放、文化互鉴、线路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六是要注重规划引领,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网络

  从整体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黄河文化旅游带沿线城市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整体规划的制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该规划需要建立在对沿线城市充分调研基础上,从社会发展、旅游品质的角度来思考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发展问题,重点研究旅游空间形态构建、旅游供应链构建、旅游相关产业附加值提升、旅游便利化体系构建、旅游社会管理体系构建等问题。要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目标,通过项目合作促进各城市旅游业的联动发展。可先期选择具有一定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较好、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及热点城市,将其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发挥旅游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带动沿线周边其他层级的旅游节点城市梯度发展。要以交通网络为基本骨架,逐步形成黄河国际旅游风景道;积极发挥节点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实现各级旅游节点城市的联合开发、合作发展,通过提升整体网络的连通功能,进一步提高各要素在点、线、面间的高效流动。最终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带沿线城市整体旅游合作进程,促进黄河文化旅游带旅游走廊及旅游带的整体发展。

(编辑:潘显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肖云儒:一弓两箭说黄河
下一篇:赵建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黄河流域“两山”理论实践转化